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口 > 内蒙古 >

2014年内蒙古老年人口接近450万_内蒙古老龄人口有多少

日期:2015-01-06 类别:内蒙古 浏览:

内蒙古60岁以上老年人口高出全国平均值,老龄化正逐步加剧,养老服务成关注焦点。

儿女长期不在身边,一些家住农村牧区的老人如何养老?谁来照顾他们的起居?谁帮他们送药、看病?
面对这样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村的不少老人会这样告诉你:“没啥可愁的,搬进村里的养老互助幸福院就行了!”
每天下下棋、打打牌、遛遛弯,或是和院里老人聊天,吃饭、穿衣、生病还有专人照顾。这是住在“幸福院”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真实生活写照,也是该区在养老服务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老年人口呈“五化”特点
如今,农村互助“幸福院”在该区已建成453所,乌兰察布所取得的“经验”,目前也在全区进行推广。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每一个老年人的心愿,面对内蒙古日益严峻老龄化社会形势,各地政府部门通过资金扶持、政策保障等,不断完善该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在日前刚结束的全区老龄工作会上,“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又成为焦点话题,全区各地老龄办负责人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做法。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当前,该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450万,占人口总数的比率接近18%,这一比率较2013年底全国的平均比率,高出了近5个百分点。
自治区老龄办专职副主任韩奇表示,该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分布平衡性较差,年轻人口流出比例大,使得老年人口发展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和贫困化“五化”叠加的特点,形势非常严峻。
在两盟市探索推广农村牧区养老模式
在该区特殊的形势下,老龄事业发展也是困难与机遇并存着。

通过争取国家和财政部门资金、项目支持,继续推进了盟市、旗县综合养护院、农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目前,该区已整合、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76所,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4所。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作为全国农牧业大省区,内蒙古老龄工作有着它不同的地方。据统计,该区农村牧区老年人数占全区老龄人口的60.8﹪。长期生活在农牧区的老人们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目前,乌兰察布市探索推广农村养老模式,以及在锡盟探索推广牧区养老模式,正力争开拓出一条适合该区农村和牧区老年人养老的科学养老之路,破解农牧区老年人养老难题。
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民政厅厅长兰恩华要求,该区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在城市,要重点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2349”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村牧区,要结合开展农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和建制村嘎查的撤并整合,建立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中心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300个以上。同时,各盟市要选择1-2个单位进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逐步实现公办养老机构转变机制,实行“公办民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