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人口 > 亚洲 > 中国 >

中国老龄化现状2014_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_中国老年人口数量

日期:2015-01-22 类别:中国 浏览: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表现为三个特点,即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和孤独终老。为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需要有基础性考虑、全局性设计和长远性安排。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

回顾历史,如果说1982年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举办第一届世界老龄问题大会的当时,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经历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到了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全球化的现象了。根据联合国数据,从现在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从6亿增加到近20亿,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老龄人口预计将是现在的四倍。这一特殊变化将对全世界各国的每个社区、团体和个人产生影响。在过去三十年里,全球人口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过程,但建立一个适合全人类所有男女老少居住的和谐老龄社会依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早在1999年,中国就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六普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1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1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1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19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处在老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发展阶段。

2015年以后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测显示,从2015-2035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达到20%;此后一段时间,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7%,人口总量达到2148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3000万。2020年后,进入加速和重度老龄化发展阶段,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4亿,高龄老人达到9500万。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比重将从目前的1/8增长到2050年的约1/4。2051-2100年,老年人口比重维持在30%以上,总量达到3-4亿。老年人口规模的估计和年龄标准有关,国际上一般用65岁来定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推迟退休的制度安排,这都会影响老年人口的规模估计和他们实际发挥的作用。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1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整体而言,在21世纪,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力量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快速的下降,另一个是经济社29会进步导致老年人平均余寿延长。就第二个原因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寿命革命的标志,是人口长寿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在一个开放的人口中,人口流动迁移也影响实有人口的老龄化方向、程度和进程。古今中外,长寿健康,人所共求。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人口发展趋势,是一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引发社会经济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宏观现象,生命老龄化是一种微观现象。两者是结合的,但角度不同。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了5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6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中国的人口快速老龄化还有如下三大显著特点:

1.未富先老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开始人口老龄化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超过1000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专家普遍认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面临世界各国从未遇过的一场人口危机。联合国估计,到下一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比20世纪的欧洲严重,届时,中国将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付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出自己数倍的国家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将在变富之前先变老。

根据国际上一般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中国也遵循这个规律,但中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出现,和人口控制密切相关。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一般国家严重。很多中国老年人缺乏社会养老保障,有保障的则是低水平保障。随着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留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空巢留守老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堪忧,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养老金或者医疗保险。为了应对“未富先老”,政府需要倡导和实现生产性、有效益的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做大财富蛋糕,而不仅仅是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我们要为幸福老龄化奠定物质和财富基础。

2.未备而老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似乎很突然,人力、物力、财力、认识和制度等准备不足,养老保障制度缺位严重,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巨大。根据报道,中国大约有318万家养老院提供120万张床位。这意味着每1000个老年人只有816张床位,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平均50-70张床位。根据国家民政部数据,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940万,其中城市有194万,农村有746万。部分丧失自理能力的人口大约为1894万人。为了应对“未备先老”,政府需要倡导和实现有准备的或者说有保障的老龄化,加大基础养老设施的投资力度,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减负。

3.孤独终老

目前,中国城市空巢老人比例达到4917%,农村达到3813%。0-30岁的独生子女人口达到1158亿,占同龄人口的2913%。孤独终老成为中国老龄化重要特征,老龄化与少子化、空巢化、残疾化和无偶化结合在一起,最后导致了一些老年人的老无所依、老难所养,特别是其中孩子夭折、配偶离世的孤寡“计划生育老人”,他们是最需要关注关怀关心的弱势群体和奉献群体,可能产生面积广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持续、深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宏观社会的角度说,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经济压力和社会活力问题。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社会养老的现时代,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将给国家财政预算带来压力,因为养老金的负担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而增大。同时,人口老龄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两代人赡养比例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影响到在业人口的劳动产出率问题。这是人口老龄化的宏观效应。(2)从通观(宏观-中观-微观)结合的角度说,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会带来一个广义的生活照料问题。在老年人失能的情势下,社会如何提供专业性的医护照料?家庭如何提供非专业的生活照料?如何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有尊严?这是人口老龄化的通观效应。(3)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说,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还有一个老年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老年人过上有欢乐、有价值、有创造的生活。归根结底,这是老年人身上的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所决定的,可以理解为人口老龄化的微观效应。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