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口管理与变迁
日期:2016-02-15 类别:中国 浏览: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人口政策依据各个朝代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而适时作出调整,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模。
希望多生多育的《莲苼贵子图》(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思想
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为了解决内部纷争和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威胁,多次迁都。尤其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为了迁徙的顺利进行,盘庚制定了严厉的政策。在迁徙过程中,对叛逆不逊、诈伪奸邪、犯上作乱者,轻者割掉鼻子,严重的将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而对听话服从的良民,则将在新都城“永建乃家”。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商代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
周朝:重视人口管理
周朝十分重视人口数字的统计,设有许多掌管人口事项的官员。据《周礼》记载,专门负责人口统计的官员——司民(司命),每年要把国都与郊野的人口,注明性别,登记在户籍册上,生者登记,死者注销。人口数字上报给周天子时,他要慎重其事,要“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大宰负责安排人口在农业、苗圃、虞衡(林矿)、薮牧(畜牧)、百工(手工业)等部门的分配;媒氏负责男婚女嫁,男30岁,女子20岁,必须结婚;司徒负责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分析它们与居民的关系,以趋利避害,让百姓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地繁衍生息;此外还有司商、牧人、场人、廪人等管理与人口相关事项的官员。
西周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调查。《国语·周语上》记载,在公元前789年,周宣王在江汉之间被姜戎氏打得全军覆没,于是准备在大原(今甘肃固原)进行人口调查,补充兵源。
西周也和商朝一样,流行多子多福的思想。《诗经》等歌谣中,关于子孙繁昌的祝福很多。
汉朝:人口锐减,鼓励生育
秦朝的人口约为2000万,但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汉初,人口下降为1200万。汉惠帝、吕后两朝,实行休养生息,人口逐渐增加。汉惠帝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规定民间女子15岁到30岁未出嫁的,要罚款5算(120钱为1算)。
到汉平帝时,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但人口分布不均匀,陕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边境地区更甚。出于政治安全的考虑,汉朝把罪犯、贫民和豪强势族,进行大规模移民,迁徙到边远地区。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上王莽改制失败,导致战乱天灾频繁,人口锐减。到东汉光武帝时,全国人口只有2100万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汉安帝、汉顺帝时,人口才又达到5000万。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剧,天下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在战乱、饥饿与瘟疫的摧残下,到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000万左右。
《周礼》的记载显示出周朝对人口管理的重视
晋朝:大动乱与大迁徙
公元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永嘉四年(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
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从此,长江流域开始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隋朝:人口大起大落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恢复、发展生产,大力兴修农田水利。隋炀帝即位后,汇通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等水系有交通、灌溉之利,促进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对人口的增加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到609年,据《隋书》记载,全国有4600万人,比南北朝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江南地区和陕西、河南地区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
但隋炀帝屡次进攻突厥、高丽,还大兴土木。611年后,天灾频繁,百姓死于战乱和饥荒的很多。据《通典》记载,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人口锐减,全国只剩下1100万人。其中损耗最大的是黄淮流域的主要农业区。
唐朝:“婚育状况”成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一年,即627年,他下诏书要求地方官奖励民间婚嫁,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连同寡妇、鳏夫,都要结婚生育;对于无钱娶妻的光棍,亲戚和乡亲中的富人必须给予资助,并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天宝十三、十四年(754-755年),唐代人口达到高峰,这段时期人口的剧增,除了政府奖励生育,境外人口的归附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天宝年间,人口估计在6000万~7000万。
从地域分布看,黄河中下游仍为重心,人口分布最密;江南地区人口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已超过淮河流域;秦汉时人烟稠密的关中地区,人口已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尚未很好开发,人口稀少。
宋朝:人口再次大规模南移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4700万人口,后突破1亿大关,据历史学家推算,此时最高垦田数是7.2亿亩,这一数额不仅超过前代,即使后来的元、明两代也未能逾越。在地域分布上,长江流域人口已占绝对优势,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是因为南方农田水利得到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粮食的增加为人口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宋朝,黄河下游一两千里的河床多次改道,酿成巨灾。北宋政府治水不力,越修越坏,导致北方水利网遭受严重破坏,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侵袭下,社会经济日益破败,人口自然衰落。
北宋末的1126年,金人南侵,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攻占,金人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掠,留下一片废墟,人口遭受极大摧残。1127年,宋室南渡,北方士民也随之大批南迁,迁居长江、珠江流域,这是继西晋末年之后,我国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移。
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全国(含金国)当时登记人口达8000万,南北人口实际总计1.2亿。
元朝:人口南稠北稀格局形成
元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最高人数为8500万。
蒙古军官多掠人为奴,动辄千万计,蒙古贵族、僧侣等又任意圈地为牧场,动辄千顷,导致北方百姓大量南迁。元朝南北户口,为10∶1,长江流域江浙一带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多达91人,而北方地区的人口密度最多的是行中书省,为10人,其余均在10人以下,少的甚至只有1人。
中国人口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在宋元时代已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至此完成。
山西人“走西口”,西行经杀虎口出关,便进入蒙古草原
明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下南洋
据学者考证,明朝人口就已经突破1.5亿大关,到万历二十八年已达1.97亿。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也不超过4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明朝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移民,云贵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但明朝人口流动最值得注意的是下南洋(今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及大洋洲等处)的海外移民。据估计,明朝下南洋的人口至少有50万,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些下南洋的人大多是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
从1405年到1432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历30多个国家,其中23国属于南洋范围,当郑和前往时,华侨在这些国家已经很有势力了。
明朝人口移入菲律宾的最多,华侨为菲律宾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明、清时期多次屠杀华侨。
清朝:人口突破4亿
清沿明制,赋役根据人丁征收,对人口编审十分重视,规定每3年(后改为每5年),“逐甲、逐里审察均平”,也会进行人口登记。
到了道光十四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这主要是因为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农作物的传播、推广和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补救了粮食的不足。可以说,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其初基是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人口大发展时期奠定的。
从清朝开始,关内过剩人口陆续向东北各地迁徙(俗称闯关东)。有的整座城均为移民所创居,如辽阳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准噶尔部、回部被平定,天山南北归入中国版图,定名“新疆”。关内人口大批移入新疆。另外,清初湖南、湖北地区流入四川、云南的人口也有一定的数量,山西人迁移蒙古地区的也不少(俗称走西口)。去暹罗(今泰国)的也很多。
总之,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人口管理,基本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呈螺旋式上升,庞大人口初基在清中叶奠定;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在宋元时期初步形成;从明朝开始,中国开始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充实边疆的移民现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