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问题 >

人口就业比例财富-分配不公是就业问题的根源

日期:2016-06-23 类别:人口问题 浏览:

挪威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4%,欧盟这一比例为49%。我们知道挪威是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即使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挪威的失业率也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美国等西方经济大国。

    人口就业比例虽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国家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成效,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为了对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口就业比例,本人根据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及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数据,算出了各国的人口就业比例,结果发现中国人口就业比例全球第一。

    2007年部分主要国家(或地区)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   

    国家(地区)

    人口就业比例

    国家(地区)

    人口就业比例

    中国      

    58.2

    巴西

    47.5

    泰国      

    57.42

    德国

    46.3

    澳大利亚    

    51.9

    马来西亚

    44

    香港      

    50.7

    法国

    42.1

    日本  

    50.2

    新加坡

    41.8

    俄罗斯

    49.5     

    印度尼西亚

    40.7

    美国      

    48.6

    墨西哥

    39.9

    韩国      

    48.4

    印度

    36.9(2000年)

    英国      

    48

    平均

    47.2

      

    从数据看中国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主要国家,比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这样的就业比例换了在其他主要国家早就形成劳动力紧缺而不是失业问题。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很显然降低失业率有两种方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给劳动者或减少愿工作的劳动力总量。

    就业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2008年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11.31%、48.62%、40.07%,同期世界平均是5%、31%、64%。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在整个经济结构当中占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占到51%。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差20到30个百分点,与巴西、印度、俄罗斯、韩国、菲律宾也相差10多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通过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发现,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并不低。2004年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5%,印度2005年的数据为23.1%,我国的比重稍高于印度。而同期我国消费性服务业比重约为15%,印度为31%,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足印度的一半。

    由此可见,在全部产业中,我国目前真正短板的是消费性服务业,表现最突出的是第二产业。因此要增加就业,改变发展模式,需要大力发展消费性第三产业。

    关键是如何发展消费性第三产业?我们知道需求拉动就业,对消费性服务业也是如此。政府可以增加投资拉动第二产业的需求,但政府无法直接增加消费性服务业的需求。居民在花钱时考虑的是效用最大化,即花同样的钱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居民消费按照消费目的来划分,可分为:生存需求消费、发展需求消费、享受需求消费。享受需求消费就是属于消费服务业,一个消费者进行享受型消费必须是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解决分配不公、民众基本社会保障等最根本的问题,就不可能启动消费性第三产业,就业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国外消费性服务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主要是在分配公平的基础上,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对享受需求的正常反应。

    减轻就业压力的另一种对策是减少愿意工作的劳动力总量。人有差异性,有的人愿意多工作少娱乐,而有的人愿意多休闲少工作。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全体民众都能较易达到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条件。在生存基本无忧的前提下部分人会自愿减少工作时间,从而减轻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由此可见,财富分配不公是就业问题的根源。只有合理的分配制度才能启动消费性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也只有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减少愿工作的劳动力总量,减轻就业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