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口 > 上海 >

上海市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日期:2015-01-02 类别:上海 浏览:

流动人口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国发展模式中的一个特色名词和专有名词。据统计,2013年,其规模已到达2.3亿人,创历史新高。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怀着对城市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却由于原有的先赋角色所导致的户籍、教育程度、年龄的不一致,到城市之后,其生活质量也产生了不同的层级,形成了中国社会中由于城乡、地域、职业差别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以及生活质量差距。

流动人口的深远影响和挑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通过上海市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各学者研究,从经济水平、住房水平、工作时间、社会保障、闲暇生活、社会融入和幸福感等七个领域来描述和比较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

经济状况:流动人口的平均月收入为3814.20元,折合为年收入为45,770元,低于上海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6,648元近20%,高于第一产业33,237元平均工资,略低于第二产业48,012元,因此,流动人口的收入总体在上海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支出来看,流动就业人口家庭的每月人均食品支出为563.03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就是恩格尔系数)45.47%,而上海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仅为36.8%,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0.0%,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上海市居民而言,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较差。

住房水平: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质量普遍较差,据《北京市流动人口最新状况分析》介绍,很多流动人口的住房大多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通风采光条件不理想、户型设计落后。上海的流动人口住房情况与北京等大城市类似,流动人口租房条件也不容乐观。从住房情况来看,大部分流动人口租住私房,占67.15%;自购房的比例只有10.35%。从居住形式来看,与家人同住的比例最高,达到71.33%,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家庭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常态。

工作时间: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较长,远高于法定工作时间数,能做到每周工作5天的仅占31.22%,几乎每周工作7天的占30.03%;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等于小于8小时的所占比例略超过一半,为51.67%,大于10小时的占到19.07%;从每周工作小时数来看,超过最长法定小时数44小时的占67.50%,这都反映了流动人口较长的工作时间,因而是较差的生活质量。这样的数据得到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的印证,2011年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54.6小时。

社会保障:2011年上海市正式将在本市就业的外来从业人员和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但由于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负担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只有正规就业的工资略高的外来从业人员才能负担城镇社会保险。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就业人群在上海的保障水平较低,拥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43.88%和45.22%。

闲暇生活:在闲暇时间,流动人口的来往对象主要集中于同乡之间,约占61.11%,很少与人来往的比例为9.61%,与本地人和其他外地人有来往,来往圈子相对较开阔的比例仅占29.28%。娱乐方式以电脑游戏和上网浏览为主,文艺体育活动较少,娱乐方式较为单一。来往圈子相对单一或者封闭,会影响外来人口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

社会融合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参与各项活动的比例不高,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比例为26.82%,其次是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比例为19.76%,再次是计划生育协会活动(14.70%)和社区文体活动(14.13%),比例的最低的是选举活动,比例仅为7.68%,这是由选举活动有较严格的限制条件。这样的结果也印证了上海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社会事业资源使用情况较差、需求较高、满意度较低的情况。

幸福感:从客观指标来看,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并不高,但从对主观指标的测量来看,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比较高,感觉到幸福或很幸福的人占56.34%,均值为3.64,介于“一般”和“幸福”之间,这说明流动人口总体有比较高的幸福感倾向,也说明流动人口对上海的生活质量比较满意,上海对流动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

总之,不同职业流动人口在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以及综合指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今后在研究和政策制定中要避免将流动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提高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身就是“移民城市”的上海如何采取政策措施,提升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公平社会的必要之举。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