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人口 > 亚洲 > 新加坡 >

新加坡人口问题与发展理念

日期:2016-03-16 类别:新加坡 浏览:

根据新加坡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总人口为508万。公民及永久居民 377万,比 2000年增长了15.3%,其中,永久居民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较快,占人口的比例也从 2000年的 8.8%增至14.3%;非居民131万。人口密度高达7028人/平方公里(伦敦为 5437人/平方公里,东京为5984人/平方公里,北京6个中心城区为7837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0年,新加坡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6%,开始了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新加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上升到26.5%,届时将有超过1/4的人为老年人口。到2030年,将有1/3的人为老年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35.6%。到 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9.6%,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为此,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

       一是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新加坡这个小国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新加坡政府和领袖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在人口问题上也是如此。新加坡独立之初,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25‰,使本来就不大的国土显得更狭小。新加坡政府意识到,长此下去,国家的独立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将人口爆炸看作是东南亚国家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将人口控制确立为七个治国原则之一,并成立了家庭计划和人口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新加坡迅速调整人口国策,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并把吸引移民作为保证新加坡未来人口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吸引外国专业人才和商业人才移民新加坡,以维持人口数量平衡。为此于2004年设立了永久性的国家人口委员会,由副总理兼任主席;于2006年在总理公署设立了永久性的国家人口秘书处,主要职能就是鼓励国民进行婚育、引导新加坡人归国,以及鼓励合适的外国人移民新加坡。新加坡的实践证明,在人口问题上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是政策引导,注重利用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调节生育行为。新加坡人口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方法手段灵活,注重发挥经济社会政策对生育的导向作用,用经济手段调节生育行为。在人口控制阶段,采取了旨在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比如,在产假上,在职女性有权利享受产前和产后各4周的带薪休假,但仅限至第三胎;在住院分娩费用上,随着胎次的升高而增加住院分娩费用等。在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之后,大多数抑制生育措施被废除,代之以旨在提高出生率的鼓励生育措施。比如,在产假上,分娩第三胎及更多胎次的女性仍然可以享受带薪产假,并且由8周延长至13周;在幼儿津贴上,对第一胎至第四胎孩子均给予幼儿津贴和托儿补助;在税款优惠上,对于父母给予更加宽松的税款抵扣,对于在职母亲给予税收减免,对于一个家庭里有小于12岁的孩子降低女佣税,等等。新加坡的实践证明,没有永远不变的公共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公共政策。

        三是人才强国,重视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李光耀指出:“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天然资源,要保持每年提高生产力百分之六至八,维持经济增长,必须充分开发人才资源。”因此,新加坡把开发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第一要务。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新加坡政府认为文化程度高的妇女生的孩子智商高、素质好,而且家庭环境优越,利于子女成才,所以,鼓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妇女和高收入家庭多生育、早生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因材施教,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设立技能发展基金,资助国民进行在职培训;推行精英教育,倡导精英治国;通过移民政策,积极引进外国人才和留学生。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每年批准约3万名外国人为永久居民,并允许部分外籍专业人才为新加坡公民。数据显示,目前有8万名外籍高、精、尖人才受雇于新加坡跨国公司,3万多名信息与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30%来自国外。新加坡的实践证明,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四是家庭导向,注重发挥和提升家庭功能。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承载了繁衍后代、赡养老人、情感寄托、缓解社会冲突等功能,也承担着消费、培育和提供劳动力等经济功能。新加坡没有采用在大部分西方发达社会所实行的福利国家主义模式,相对而言,更加注重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发挥家庭在生产、婚姻、生育、养老等方面的传统功能,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在理念倡导上,从伦理道德教育开始,通过基层组织、学校、志愿团体,推动亲家庭的宣传、组织亲家庭的活动,强化家庭观念。在社会政策上,也多是以家庭为中心,比如,协助和鼓励青年人组织家庭,申请组屋必须以家庭为单元,允许家庭成员用公积金储蓄支付至亲的住院费等。在公共服务机构上,成立家庭服务中心,提供生活教育和辅导,加强家庭凝聚力。新加坡的实践证明,有了家庭的幸福和谐,才会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强化服务,彰显服务在人口发展领域的重要位置。人口是全部经济社会的主体。新加坡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以民生为本、服务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公共管理理念。第一,“外包”理念。整合政府资源,将非核心的工作采取合同外包的方式,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或者企业处理。新加坡计划生育协会、妇女行动与研究协会等非政府组织,通过“外包”方式承担了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妇女维权等方面的许多工作。第二,“亲商”理念。这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的核心,这种理念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社会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应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企业取得比其他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时,政府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服务、管理等职能,创设各种有利的投资条件吸引外资,从基础设施、管理审批制度、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这对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三,“亲民”理念。新加坡政府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住房、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通过居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机构,为居民提供治安、环卫、幼儿教育、老年培训、社区公共福利以及排解家庭纠纷等服务,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新加坡的实践充分证明,政府的权威不是来自其强制力,政府只有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才能获得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