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负增长即将出现
日期:2015-01-05 类别:中国 浏览:
“少子化”是一个越来越频密地见诸报端的名词。跟它伴随一起的,常常是另一个词“老龄化”。少子化老龄化,区区六个字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但在这六个字背后,却折射了涵义丰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眼泪、担忧和不安。
“少子化”的词源来自日语。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少子”就是孩子少,即0~14岁的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例低;一个“化”字则表明趋势——孩子少,生育率低这种状况一旦发生,就有极大的惯性继续,要遏制它非常困难,以至于人口学者中间有一个共识:把生育率升上去(增加孩子)比把生育率降下来(减少孩子)更难。
少子化在过去数十年间给日本带来痛彻心扉的苦。日本经济长期不振原因众多,生育率超低是重要原因之一。1980年,日本总和生育率跌至1.75;此后一路走低,到2013年,总和生育率为1.34。
说起来日本还是个危机感很强的民族。1999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人口学者将其称作“1.57危机”;2003年,日本通过《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想办法提升总和生育率。最近安倍政府又提出应对人口减少的五年计划,力求创造有利于产子育儿的社会环境,鼓励日本民众增加生育。
但从人口生产的规律和特殊性来看,这些鼓励政策能否有效地提升总和生育率,并不乐观。从日本国内看,尽管十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应对少子化,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有限。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仍在1.3左右的低位徘徊,处于人口统计学中严重少子化的水平。
在一些人看来,日本邻居正在经历的少子化之痛,离我们很遥远。事实并非如此。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估计仅在1.3左右(低于同期日本的1.39);0~14岁青少年的比例仅为16.6%。根据人口统计学标准,这一比例在15%~18%都属于严重少子化。南京大学人口学者陈友华发出判断,中国可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这就是中国人口的现实。当谈到人口问题的时候,感觉、经验、推理都无法替代数字。人口的生产遵循特定的规律,在这个规律面前,没有例外者。中国也是如此。跟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虽然同样已经进入少子化社会,甚至生育率比日本还略低,但是几乎看不到当时日本在“1.57危机”后的迅速行动和社会舆论预警,与之相反,占主流的依然是中国人太多、必须严格控制生育的论调。
感慨可以无视证据:中国可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啊?你看各大城市地铁里人乌泱乌泱的,中国人还是多呀!一放开生育限制不得了,肯定大家较着劲儿生!但事实胜于雄辩,除了六普数据的铁证和多个研究机构学者对生育意愿的实地调研外,今年初推出的单独二胎政策遇冷也算是一个证据,证明已经走低的生育率不会因为生育政策的调整或者相关奖励政策的出台就明显上升。生育早已成为一个现代人根据现实左右权衡的理性行为,而绝非简单的生理行为。
当年日本家庭计划协会会长北村邦夫面对一路走低的总和生育率,曾经惊呼:“日本人口危机如此严重,最终可能导致日本民族灭绝。”对于中国来说,因为人口基数大,还没有这么危急。
但不可忽视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在2012年出现净减少;按照1.3的生育率来计算,未来人口每过一代人(约30年)减少40%。与此同时,迅猛的老龄化与日益严重的少子化叠加,带给国家的将不光是经济动力的减少,更有严峻的社会挑战。
中国人口的负增长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就难以逆转。
古语云,居安思危。如今,身处低生育率陷阱中的中国已经不算是居安了。若危机已存却依然不思危,依然用僵化保守的态度看中国人口,依然自立禁区,那样的话,危则大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