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口老龄化加剧
日期:2016-03-29 类别:人口问题 浏览: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述诗。今天我们讨论的“孔雀东南飞”话题与诗无关,更与焦仲卿、刘兰芝夫妇无关,只与东北三省人口外流、人才流失与经济振兴相关。
今年一季度,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垫底,让李克强总理表示很“揪心”。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总理即携多名部长急赴东北“督战”,还为东北立经济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年底要“算总账”。离“算总账”的时间仅剩半年,记者在东北调查却发现,东北三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以及人才“东南飞”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的经济振兴。
作为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中央大街一直是川流不息的。
再过两条街的不远处便是哈尔滨人才市场。6月29日,在该人才市场二楼招聘区贴满IT、医药等领域招聘信息的一块块白板面前,仅有寥寥几人在查看。
与此同时,一些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存在着哈尔滨企业招不到高技术人才的情况。这被当地人认为是“好多人都跑到外面去工作了”。而“外面”指的更多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天津等地。
在东北面临这种情况的不仅仅是哈尔滨,对比第四次至第六次人口普查来看,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出数量正呈现加剧态势。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是正常现象。即从北往南,以及从南往北的人口双向流动都是正常的,没有人口的位移,则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作用下才能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如果一个地区人口过于单向流动则不正常,将影响经济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陷入人口净流出潮水中的东北,经济“游”得也并不快速。
人口流出与经济失速相互作用
东北三省,离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到今年底“算总账”的时间,只剩仅仅半年时间。
而此刻这三地的经济指标却依然靠后,想要完成目标,显然并不轻松。
继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以5.6%、6.5%、5.8%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更加寒意袭人,工业大省辽宁以1.9%的超低同比增速位列全国最末,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以4.8%和5.8%的同比增速,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五。
这一场经济寒流之下,有一批东北人选择了前往相对更为“温暖”的地方。
在哈尔滨开了一年出租车的姜明辉(化名),正在为儿子的将来作打算。“以前我是开货车的,因为今年孩子高考,所以从去年开始改开出租,方便接儿子上下学。”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疼爱儿子的姜明辉,谈及儿子的未来时,却并不想让他留在东北发展。“还是想让他去北京、天津这些地方读书工作,更有发展前途,让他出去闯。”姜师傅说,东北虽然离家近,但是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并不好。
对于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业内很多专家观点是,钢铁、煤炭以及重工业的不景气和产能过剩,是东北三省长久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所致。而这也导致众多与姜师傅同样怀揣着“出去闯”、“更有发展前途”想法的人们,离开了东北。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刨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相比之下,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对此,梁启东认为,数据或许与东北人口流动的真实现状有些出入。目前全国人口流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存在一些前往外地工作却未被统计进流动人口,或者已被统计却又很快流向其他地区,所以政府部门很难准确地监测到。
尽管180万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并不否认东北人口净流出情况加剧的现象。
黑龙江省人社厅一位人士坦言,“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要素流动趋向于发展更好的地方,包括人才。东北三省这几年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些滞后,自然对人才的吸引能力稍微弱一些。”
而人口往经济相对发展较好地方流动的这一趋势,即便是在东北各省内也表现明显。黑龙江卫计委流动人口处处长王慧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近几年监测的黑龙江省人口流动数据来看,其中就流入情况而言,往哈尔滨、大庆等省内经济发展相对靠前的城市流入的人口较多。
与此同时,人才的流失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认为,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人口流失与经济下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且往往会相互作用,造成恶性循环。“人口长期净流出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这对振兴老工业基地无疑是釜底抽薪。净迁出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不利就业结构完善,会加速老龄化的进程,造成人力资源流失。”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鲁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吉林大学教师、经济学博士后孙兴杰撰文表示,要形成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必须有人口,有购买力的消费者,东北的老龄化和生育率都让经济增长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低生育率与老龄化日益加剧
而目前东北地区的现状也表现为,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在加剧。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生育率为1.18,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只有0.74、0.76、0.75。
受此影响,老龄化问题在东北地区也比其他地区更甚。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离去,使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更快的老龄化现象。截至2013年,辽宁老年人口已达到789万人,占辽宁总人口的18.5%,而全国老年人口占比为14.9%。
此外,据吉林省卫计委网站信息,吉林省六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21%,0~14岁少儿占10.24%,劳动年龄人口76.55%。人口年龄中位数38.27岁。
这些数字说明,吉林省正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另据吉林省卫计委网站公布,该省从“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可以说“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但不属于人口负债。
对此,吉林省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处长姜国民曾表示,近几年,吉林省每年的新生儿数量都在15万人至20万人之间波动,并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如果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按照总和生育率0.76来推算,2017年吉林省人口或将出现负增长。
而形成循环的是,新生代人数不足,人口结构将趋向老化,人口规模愈发萎缩。
此外,对于“走”或“留”,一个摆在求职者面前更为现实的问题便是薪资水平。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2014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平均工资增速明显放缓。从四大区域来看,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分别为64239元、51204元、46828元和46512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9.7%、中部9.4%、西部9.0%和东北7.1%。
此外,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由高到低分别为中部、东部、西部、东北。东北地区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分别比最高地区的增速低2.6和4.9个百分点。“资本是趋利的。”梁启东说,一个地方的就业创业环境好,适合经商,企业办得快,钱挣得多,人自然就来了。
人才流失与创业环境的改善
趋利的特性,也可以从东北人口流动的地域特点中窥探一二。
黑龙江社科院今年初发布的《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显示,该省省际流出人口流向地在近些年也发生了变化。“五普”期间排名前五位的是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和吉林。而“六普”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五位的是辽宁、山东、北京、河北和天津。对此,黑龙江省社科院专家解读称,这说明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逐渐放弃了依据地缘优势而形成的传统流向地,目前经济需求成为人们外出流动的主要动力。
着眼于整个东北来看,梁启东认为,人口的流出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东北与东部沿海、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经济水平相差较大,这也是东北大量人才被吸引到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的原因。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去年7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也显示,高级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大。这一调查共涉及辽宁全省652家企业,在受调查单位中高级人才占职工总数3.5%,高级人才需求与现有高级人才数量之比为1.8:1。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正认为,现有高级人才已不能满足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未来5年内,辽宁全省高端人才持续紧缺。其中,基础工业、教育卫生、IT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最为迫切。梁启东表示,从东北人口流出的角度来看,可以判断的是,走出去的多为年轻、有高学历的或有高技术能力的人。
对于吉林省而言,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认为,吉林省高层次人才的流失相比几年前没有那么严重了,而是相对稳定,现在流失多的是大学毕业生群体。此外,有媒体报道,智联招聘吉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粗略统计,2014年吉林省大学毕业生流向外省的人数,相比一年前高出一成,这些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到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业。
辽宁省也面临毕业生外流的困扰。今年5月,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两所“高薪大学”有四成学生流向北上广,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有36%的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大连海事大学则有38%的毕业生外流。
面对人才缺口与大学生的流失,企业也更希望人才能够“大雁北归”。哈尔滨一家科技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其实企业也愿意去培养,大学生也可以更快地接受企业文化与氛围。但是问题在于,许多大学生不愿意留在本地工作,或者即便来了,工作了一段时间便又离开。
梁启东认为,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为了留住并吸引人才,创造一个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提振经济,目前已显得非常重要。
经济现状:
今年一季度,工业大省辽宁以1.9%的超低同比增速位列全国最末,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以4.8%和5.8%的同比增速,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五。
人口流出: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刨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
专家观点: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是正常现象。即从北往南,以及从南往北的人口双向流动都是正常的,没有人口的位移,则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作用下才能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如果一个地区人口过于单向流动则不正常,将影响经济发展。
发改委课题研究东北振兴
三省力挺就业创业吸引“孔雀东北飞”
◎每经记者 周程程
东北人口流失现象,引起了中央部委及地方的共同关注。
6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出现了一条课题研究征集公告,即发改委振兴司拟以公开征集的方式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该研究课题围绕东北振兴战略问题,设9个研究题目,共151万元课题经费。其中,东北地区人口和人才问题研究被放在第二个研究课题的位置,课题经费为20万元,足以显示对于东北人口问题的重视。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处于全国后位的东北三省也早已是“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支招支持创新创业,吸引人才回流。“对东北而言,目前的人口流动是过于‘孔雀东南飞’了,今后应该也要多一些‘孔雀东北飞’。”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针对东北人口净流出的情况,既要留住本地人才,同时要吸引外地的资本、技术,将人才往东北集聚。
财政补贴大学生创业
地方层面而言,首先在减少人才的流出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鲁锐认为,应该适时调整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全省各市(地)最低工资标准争取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在鲁锐看来,还应积极研究部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如针对森工、农垦和煤炭三大行业人均收入低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加大投入,逐步实现三大行业由过低收入行业向较高收入行业的跨越。
此外,东北三省已纷纷出招促进就业创业。譬如今年3月,黑龙江为留住人才,直接推出了现金补贴: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以及市(地)以下急需紧缺人才的事业单位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合同,用人单位分别按照不低于3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两个月后,黑龙江又发布《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从8个方面采取30条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其中文件提出每年安排1亿元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并提供2年期额度为1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
而辽宁则将目光聚焦在了创业孵化基地上。辽宁省政府6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6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设1个创业孵化基地。对达到规定标准的各级创业孵化基地和返乡创业园,适当提高省财政补贴标准。
对吉林省而言,除相关政策优惠和支持外,今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现身吉林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勉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增添了信心。
主动吸引“孔雀东北飞”
在盼着“大雁北归”的同时,正如梁启东所言,更要主动吸引“孔雀东北飞”。“要吸引有才干、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流入,很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宽松的就业、创业的环境。”他说。
“精简政府权力、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及更多的就业创业支持,企业容易办且有空间办得好,大伙儿自然都来了。”梁启东说。
在鲁锐看来,还要努力创造适宜于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要改变东北地区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整体上比重偏小,高端产业少,低端产业多的现状。加速调整结构,优化企业格局。要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
黑龙江人社厅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黑龙江省人社厅涉及就业工作的五个处室负责人均在深入基层调研就业工作,其中特别是调查5月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30条意见的落实情况。“这个意见出台到现在实施了一个月,省政府要求我们明确落实情况。”
摸清楚落实情况后,黑龙江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又将有新的动作。上述人士透露,在详细了解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成果后,省人社厅等相关部门将会研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经验能否用于促进其他不同就业人群就业创业上。他表示,这是一个黑龙江省级层面较为全面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