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人口 > 亚洲 > 印度 >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

日期:2014-11-21 类别:印度 浏览: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据1991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印度人口已达到8.44亿。1981~1991年,印度人口的绝对增量为1.61亿,增长规模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一 印度人口增长的基本过程

 在1891~1991年的100年间,印度人口的增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891~1921年:均衡增长时期

 在1891~1921年间,印度人口从2.36亿增长到2.51亿,30年中增长了1500万,年均增长率仅为0.21%。这一时期,印度人口增长的最大特征是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出生率超过死亡率,但二者相差不大,大体上维持在均衡状态。在这30年中,除1901~1910年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5.5‰以外,1891~1900年和1911~1920年间二者基本接近:前10年相差1.4‰,后10年相差0.6‰。由于死亡率过高,因此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印度人口增长是非常缓慢的。

 2.1921~1951年:低度增长时期

 在1921~1951年间,印度人口从2.51亿增长到3.61亿,30年间增长了1.1亿,年均增长率为1.22%。这一时期,印度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二者分别从1911~1920年的49.2‰和48.6‰降到1921~1930年的46.4‰和36.3‰,并进一步降到1941~1950年的39.9‰和27.4‰。但是由于死亡率下降较快,而出生率下降相对缓慢,所以这一时期人口增长率比前一时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3.1951~1991年:高速增长时期

 在1951~1991年的40年间,印度人口从3.61亿增长到8.44亿,绝对增量达4.83亿,年均增长率高达2.15%,尤其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年均增长率更高,分别为2.24%和2.26%。这一时期,从总的趋势来看,印度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分阶段来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并不同步,甚至也不完全呈同方向变动。1941~1950年,出生率为39.9‰,到1951~1960年时回升到40‰,而同期死亡率却从27.4‰迅速下降到18‰,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从前10年的12.5‰迅速上升到22‰。60年代,印度出生率继续回升,达41.2‰,死亡率也稍有反弹,为19.2‰。此后二者持续下降,到1986~1991年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0.9‰和10.8‰。50年代以来,印度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一直在20‰以上,其中70年代最高,为22.2‰;1986~1991年最低,为20.1‰。由于死亡率加速下降,这一时期印度人口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二 印度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印度最近一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显示,人口增长实际上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函数。50年代以前,印度人口之所以增长较慢,不是因为出生率低,而是因为死亡率太高;反之,50年代以后,印度人口之所以迅速膨胀,不是因为出生率比以前更高,而是因为死亡率比以前更低所致。

 导致印度独立后人口死亡率迅速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二:其一是自从1951年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后,印度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从1950/51年度到1988/89年度,印度国民生产净值年均增长率为3.79%,人均国民生产净值从1126.9卢比上升到2082.4卢比。1960~1989年间,印度人均收入水平从70美元上升到340美元。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成倍增长,居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饮食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60/61年度的72.4%下降到1986/87年度的56.2%。其二是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善。1965~1984年间,印度每名医生服务的人口数从4880人减少到2520人,减少了40.36%;每名护理人员服务的人口数从6500人减少到1700人,减少了73.85%。正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人口的自然死亡率急剧下降,从1911~1920年的48.6‰下降到1986~1991年的10.8‰。即使是在医疗卫生条件非常好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死亡率一般也很少低于7~8‰。因此,10.8‰的死亡率对印度而言已经是比较低的。

 与死亡率迅速下降的情景不同,印度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比较缓慢,到1989年,出生率仍高达31‰,远远高于中国和发达国家。印度人口出生率下降缓慢的原因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出生率的高低与女性结婚年龄直接相关。2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女性结婚年龄。1929年,印度通过了童婚限制法,使未成年女性结婚人数明显减少。1891~1901年,14岁以下的女孩结婚率为27%,到1981年,10~14岁年龄组的女孩只有6.6%结婚。女性平均结婚年龄1891年为12.5岁,1951年提高到15.6岁。1976年,印度政府进一步提高结婚年龄,规定女性18岁、男性21岁才能登记结婚。到1981年,印度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18.3岁,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3.3岁。但是,与日本、中国等相比,印度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仍然偏低。在印度,基督教徒的平均结婚年龄最高,其次是锡克教徒、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印度教徒中,“贱民阶层”的女性平均结婚年龄最低。女性结婚年龄越小,生育持续的时间就越长,显然会妨碍出生率的下降。

 其次,出生率的高低还与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从人口经济学上来看,小孩不仅仅是抽象的“人”,而是一种“经济品”,具有“投资品”和“消费品”两重属性。一般地说,文化水平低下的劳动者阶层,尤其是农民,往往倾向于把小孩看成是“投资品”,因为子女很小时就帮助料理家务或做其它工作,是父母的帮手,因而对其消费的需求考虑较少;与之相反,文化水平较高的阶层,尤其是城市居民中的知识阶层,一般倾向于把小孩看成是“消费品”,因为子女不仅在工作上帮不了大人的忙,而且多一个小孩,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会明显下降。因此,文化水平较高的居民阶层会比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阶层更自觉地限制生育。印度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低而文盲程度很高的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印度成人文盲率达57%,其中女性文盲率高达71%;1989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有27%。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文盲数,奠定了出生率居高不下的广泛的社会基础。

 最后,出生率的高低与居民心理和社会制度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与降低死亡率出自一般人的本能不同,降低出生率很难取得居民的自觉配合,因为如前所述,只有文化水平较高的阶层才会产生自觉控制生育的意识,对广大文化水平较低的阶层而言,控制生育只能是外在压力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计划生育制度,在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农业社会中有效地控制生育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社会中,生儿育女往往受“养儿防老”观念的支配。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一直试图通过“计划生育”来降低生育率,基本作法就是劝说人们接受“理想的家庭规模是小家庭”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对生育子女越少的家庭给予越多的货币补偿等经济手段刺激已婚夫妇参与“计划生育”。实践证明,在印度这样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中,实施类似“计划生育”这样强度较弱的控制生育措施,效果是有限的。换句话说,50年代以来,印度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印度计划生育制度的强度不够有关。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虽然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但同时也有可能是维持高生育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农民而言尤其如此。

三 印度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印度人口不仅出生率高,增长较快,男女之间的比例也处于失衡状态。性别比率失调及其不断恶化的趋势,一直是困扰印度的重大难题之一。在1921~1991年间,印度人口的性别比率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的,从955‰下降到929‰,亦即与每千名男性相对应的女性人数从955人减少到929人。从总量上看,1951年女性比男性少900万人,1991年少3100万人。

 性别比率不断下降是妇女地位低下的反映。造成印度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和性别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多重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女性死亡率高。男女比率持续恶化意味着特定年龄组的女性死亡率过高。在工业发达国家,女孩在5岁以前死亡率的风险要比男孩低23%,但是在印度女性的死亡率一直比男性死亡率高得多,虽然80年代以来,女性死亡率比男性死亡率下降的幅度大,但到1989年,每千名活产婴儿5岁以下的死亡率,女性仍然高达134‰,而男性只是118‰,女性死亡的风险比男性高13.6%,与发达国家的情形正好相反。(2)重男轻女。印度是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行为非常普遍。一方面,在家庭经济资源的分配上,对男性的投资明显超过对女性的投资。这不仅表现在营养方面,也表现在教育方面。印度199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男性识字率为63.86%,而女性识字率只有39.42%,这表明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比男性少得多。在1981~1991年间,尽管女性相对于男性的识字比率从1:1.90下降到1:1.62,但女性文盲的绝对数仍然增加了1630万人。另一方面,在社会活动中,对妇女行为的限制也比较多,在一些几乎没有妇科和先进医疗技术的落后地区,女子生病甚至不准接受男医生的检查和治疗。(3)女子就业率低。在印度,一方面存在对妇女就业的歧视,另一方面高级种姓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一般不参加工作,只有经济条件较差的妇女才迫于经济压力参与工作,因此女性就业率很低。70年代以来,印度男性劳动参与率高达50%以上,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却一直在14%左右。1991年印度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显示,妇女劳动参与率高的地区,两性死亡率之差就小,如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女性就业水平相对较高,男女儿童死亡率也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一般说来,职业妇女的子女比那些非职业妇女的子女趋向于更大的生存平衡。这就意味着妇女劳动参与率的高低,对妇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性别比率。

 在印度,性别比率在各地区是极不平衡的,南部与北部差别很大。如果以950‰为界线,南部每个邦都高于这一水平,而北部的每个邦则都低于这个水平。北部各邦性别比率之所以更低,可能与其社会更加封闭、因而女性受到更大歧视有关。在印度各邦中,克拉拉邦是性别比率唯一倾向于女性的邦。该邦与每千名男性相对的女性人数,1921年为1011人,1991年上升到1040人。克拉拉邦的识字率也极高,1991年人口普查显示其识字率高达90.59%,其中女性识字率也高达86.9%,在全印度遥居领先地位。克拉拉邦的状况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即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可能是改进性别比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 印度与中国人口增长潜力比较

 控制人口出生率,并改进人口增长的性别比例状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某些制度性建设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试图在短期内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和明显改进人口的性别构成,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印度人口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通过9项指标对印度与中国的人口增长潜力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到:(1)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看,印度都明显高于中国。人口净增长率,即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1989年印度为20‰,中国只有15‰。(2)从生育能力看,1989年育龄妇女占妇女总数的比重,印度为49%,中国为56%,中国高于印度。但是,1989年每位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印度为4.1人,中国为2.5人,印度是中国的1.64倍,而且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率中国(1988年)高达87.9%,印度(1990年3月)仅为43%;另一方面,1989年,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印度高达37.1%,中国只有27.2%,亦即0~14岁的人口印度为3.09亿人,中国为3.03亿人,因而从今后10~20年的远景看,印度进入成年的人数将超过中国。这就是说,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印度都比中国拥有更大的生育潜力。(3)从婴儿的存活状况来看,由于印度婴儿出生时不足重的比例过高,加之医疗卫生条件较中国差,因此婴儿的死亡率和儿童的风险死亡率比中国高出3~4倍。这意味着:一方面,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印度降低婴儿死亡率的空间比中国要大得多,因而妨碍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因素比中国强劲;另一方面,过高的婴儿死亡率也影响了人们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不利于节制生育。因此,从总体上看,在今后几十年中,印度人口的增长潜力比中国大得多。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控制生育的措施,到2030年,印度人口很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