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人口 > 亚洲 > 中国 >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如何稳增长?

日期:2015-12-07 类别:中国 浏览:

我国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因而稳增长是重要的任务。如何稳增长?当然需要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调整,例如实施更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但是稳增长的根本性举措在于释放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那么人口红利消失后,还有什么红利可释放?还有结构调整的红利和改革的红利。

结构红利不仅表现为增长的动力,而且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

所谓结构红利,就是指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首先涉及支柱性产业的调整,所谓支柱性产业,就是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产业。我国原先有两个支柱性产业,一个是传统制造业,一个是房地产业。传统制造业不仅因为满足国内市场而推动增长,而且它拉动的出口对增长贡献更大。房地产产业背后是钢材、水泥、铝合金等较长的产业链,其对增长贡献确实很大。现在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都已不可能作为支柱性产业存在了。但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要有支柱性产业,那么我国未来的支柱性产业是什么?我们认为,有三大产业未来将有望迅速上升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指市场需求巨大,且技术能在短期内突破的产业。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生命工程、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这八个要点。以这八个要点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

服务业。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服务和精神服务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包括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制造业,传统制造业是生产私人产品的,而现代制造业是生产公共产品的。我国现在私人产品过剩,但公共产品短缺,所以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我国目前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飞机制造业、高铁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输电装备制造、现代船舶制造这五个领域。现代制造业必将取代传统制造业而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伴随新支柱性产业获得崛起的契机,巨大的结构红利得以迅速释放,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显示出可观的增长效应。尤其是要看到,这次结构调整完成后,必将使中国经济结构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因而结构红利不仅表现为增长的动力,而且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释放增长的活力

所谓改革红利,是指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释放增长的活力,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从目前来看,我国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政府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政府体制改革主要指简政放权,其中包括向三个方面放权:一是向社会放权,也就是要逐渐放开一些社会组织,让它们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可以购买公共服务;二是向市场放权,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一律退出,例如职业资格认证、品牌评选等,政府一律不再参与;三是向企业放权,包括企业体制选择权、企业投资经营权、企业独立法人权等都交给企业。在简政放权的过程中,政府要逐渐从经济建设中心转向社会公共管理中心,例如要从审批制转向负面清单管理,政府管理的重点不再是审批,而是事后监管与服务,形成法治政府与服务性政府,从而调动经济建设的各种要素的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改革主要是让金融从垄断走向市场化,涉及举措主要有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放开非银行金融,包括保险、基金、证券、众筹、PTO等。

国企改革是非常难的改革。从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包含三个重点: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将实行分类管理,将国资分为公益类与商业类,国家重点将转向对公益型企业的投资,而商业型企业则放开,吸纳大量社会资本进入;二是由管人管事管资产转为只管资本,建立国资委、国有控股基金性投资公司、国有企业这个层次的新的管理体制;三是推动混合经济形成,形成企业中具有各种经济成分与各种投资主体存在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公司,而且在混合经济中不再实行绝对控股的制度,混合经济将更多采取控股方相对控股的方式,从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属于结构调整中的正常现象,属于改革中的正常现象,是结构调整还未到位,改革尚未成功的“动力空档期”,也就是说,是两个红利尚未充分释放的反映。而一旦红利被完全释放出来,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