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地位的提升将改变印度家庭消费模式
日期:2014-12-22 类别:各国风情 浏览:
女性地位的崛起是印度正在发生的缓慢而显而易见的改革浪潮。印度女性正在行动,她们正在逐步摆脱忍气吞声的角色,摆脱印度电影中表现的印度社会给妇女们套上的枷锁,并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印度家庭的消费模式。
与过去相比,印度妇女如今在家里、家人之间以及她们自己的生活里有了更多发言权。她们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更具商业头脑,也更勇于拉近自己与生活中权威人物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与丈夫、丈夫家人和自己父母之间的距离)。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因为一旦出现了这种苗头,就很难再阻止。
出乎人们意料的一点是,尽管印度妇女自己也承认,如今的印度婆婆比以往宽容多了,丈夫也不像以前那样专制,印度妇女已经具备了在家庭事务上平等发言的机会,但这一点变化远不如经济状况本身能够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换言之,由于这些变化的发生,才出现了住房的还款方式。家庭的概念已经从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单位变成一个经济单位,印度人婚姻的一个最新真相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婚姻模式是建立在实用的“生活经营”伙伴关系基础之上的,浪漫不是印度婚姻的基础。问一问印度的年轻男女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贷款是一种全新的印度生活方式,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已经在印度落地生根。每一个人都在尽力增加家庭收入,用自己的努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用挣来的钱给家人租到或买到条件较好的住房。
妇女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社会底层,妇女必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单独或与丈夫一起养家并承担家里的一切家务和照看孩子的工作,只有这样,夫妻均外出工作的家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在印度中上层家庭里,妻子必须承担全部家务,同时还要外出工作,以此减轻丈夫的负担,不至于让全部家庭负担都压在丈夫一个人身上,虽然丈夫通常更能胜任养家糊口的工作,但只有夫妻俩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同心协力地发挥家庭的最大潜能,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在印度最上层的家庭里,如果妻子具备了与丈夫同样的养家能力,就必须外出工作。但妻子的挣钱能力只用发挥到适当的水平,因为养家糊口的目的是实现家庭收入的最优化,而非实现妻子挣钱能力的最大化。因此,估计有20%的SECA阶层印度家庭妇女承担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处于SECB和SECC阶层的家庭中,只有16%的家庭妇女会通过外出工作养家糊口。而在SECD和SECE阶层的家庭中,这个数字又提高到约40%。
毋庸置疑,颇受微词的贤妻良母在印度也已经定型,但是现在的印度妇女不再过分担心地毯上的污迹和丈夫对晚餐的抱怨。她们除了充当养育者的传统角色之外,还要担负起养家者的责任。不管以直接的方式还是非直接的方式,妇女都为家庭的分期付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女性在婚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她们受到家人更好的对待,在外出工作时也有了更多自由,能够更加自由地生活和外出办事。
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征婚广告栏目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在“征新娘”一栏内,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字眼:“受过良好教育、面容姣好、会持家”或“受过教育、聪明可爱、绝顶漂亮”。在这些字眼里,我们很难看到男方对教育程度的重视。由于女性在家庭中要承担起养家者的新任务,女方的受教育程度一定会对婚姻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这一点是否可以从一个方面解释小城镇以上的女性为何越来越多地接受大学教育?还有一些征婚启事是这样写的:“寻找职业女性为妻”、“诚征貌美的职业女性为妻”、“征寻貌美的职业型女性”或“职业女性更佳”。我还用再说些别的吗?我重点关注了一下婆罗门的征婚启事,因为我觉得那些顽固地坚持种姓制度的婆罗门人会对婚姻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我对此的认识远远不够,这里举几个征婚启事做个说明吧:“工程学专业更佳”、“医学专业女性为好”、“诚征工程师/医生/MBA等专业女性、相貌出众、身材姣好、家境良好”或“征出色的弥湿罗婆罗门教(一个种姓群体)女子为妻”。
最近又出现了另一类称作“小创业者”的职业女性,她们经营着所谓的“家庭商业”。大多数时间,她们都待在家里,自称为“家庭主妇”而不是职业女性,但她们从事的往往是这样几种业务:裁缝、烹饪、承办酒席、教孩子简单的课程、经营美容沙龙等等。2006年印度企业家协会(一家非营利机构,旨在企业家地位的提高)对6个城市SECB、SECC和SECD3个阶层的1200名妇女所做的调查显示,25%的女性已经在从事家庭商业,30%的女性已经有这样的打算。在印度妇女中,这种有所创造和把才能转换成金钱以此提高自身价值的愿望非常强烈,这种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营销人员所采用的职业女性和非职业女性的角色定型法实际上存在缺陷。她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女性并不是清一色的企业家类型:有些职业女性要的只是一份工作,而有的职业妇女则是实实在在地经营着一份事业。同样,“留守”女性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想要工作并把自己当成职业女性,尽管她们并没有外出工作;而另一类则是心甘情愿地待在家里。
我认为,在印度,日益增加的职业女性人数并没有像家庭妇女人数的增加给印度社会带来那么大的变化,而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已经学会了职业女性的思维模式。
不管是否外出工作,所有印度妇女都把自己当作家庭的“首席执行者”和孩子们的指导人,她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孩子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出人头地。此外,有60%左右的印度家庭都是小型的“核心家庭”,不和老人一同生活,所以家庭主妇都在家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妇女主义”,这是印度消费家庭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
妇女主义者常说的话是这样的:“我也是人,我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地位”、“我说了也要算数”、“我想创造价值/做赚钱的工作”、“我的时间很宝贵”、“我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我否定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妇女主义比女性主义更加温和,不像女性主义那么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妇女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内心世界的变化,但不会通过妇女的行为表现出来,也是印度消费者标志性的蜕变之一。这是女性精神态度的一个变化,也是她们对自身角色定位的一个变化,女性衣着打扮和做家务方式的变化。事实上,一位研究者指出,即使是最有远见的印度女性,她在过去几年里所达到的身体解放程度也远低于思想解放程度。这就说明了这种变化不易被发现的原因,虽然这种变化很难被察觉,但在未来几代人的身上,这种行为变化将会持续发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