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国风情 >

哈尔滨大剧院近日获评“世界最佳建筑”(2)

日期:2016-02-28 类别:各国风情 浏览:

内容为王举办“艺术节”引进经典演出

  省歌舞剧院目前正在排演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预计四月初首演。该院男高音歌唱家王文说,引进世界各地的高端演出,是哈尔滨大剧院内容供应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以歌剧为例,可以是人们熟知的,如意大利的《茶花女》、法国的《卡门》、俄国《叶甫盖尼·奥尼金》等,也可以是中国题材的,如《图兰朵》。哈尔滨有历史悠久的“哈夏”音乐会,可以利用音乐会举办的时期,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和团队来演出。

  黑龙江音乐博物馆馆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苗笛说,国际一些城市如维也纳、莫斯科、巴黎、柏林等大剧院里,几乎每天都有艺术活动,排练、演出、讲座、展览和参观等,而且活动的安排基本上都是一年前就签好了协定,随后就是照章执行。许多经典剧目的票早在一年前就被预订一空,真正是一票难求。当然,这种繁荣、严谨与规范化的文化管理背后,是细致缜密的工作和理性与科学的决策。从哈尔滨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剧院的生存不能完全市场化,演出严肃音乐的阵地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

  1992年,深圳大剧院创办“深圳大剧院艺术节”,开创了全国以剧院命名艺术节的先河。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成为市民每年期盼的舞台艺术表演盛事。言及此,刘学清说,国内外许多大剧院都有自己固定的音乐节和演出季,长期以往就能形成品牌效应。

  陶亚兵说,哈尔滨大剧院是公共文化设施,应该更好地体现为民服务的功能。除了引进国内外的高端经典演出,也应该积极联合本地的音乐团体和艺术院校,作为新剧目发布平台和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演出。对于音乐爱好者自己组建的演出团体,只要达到一定的演出水准,也应该敞开绿灯,起到活跃市民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培育观众长期举办高雅音乐公益讲座

  哈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田卫平,曾撰写多篇关于古典音乐的评论,是超级音乐发烧友。他说,自己与音乐结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经常跟同学去听时任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指挥李德伦的演出及讲座。当时票价非常便宜,分成8毛钱、6毛钱和4毛钱三个等级。因为大部分听众是学生,往往演出开始前,只有后排的三分之一座位坐满。李德伦上台一挥指挥棒,示意我们到前面来,然后一边演出,一边细致地为大家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解析,我们就是在那样的氛围下成了音乐爱好者。而李德伦和中央乐团确实做到了放下架子,在北京连续多年举办高雅音乐的普及讲座,才有了中国交响乐团演出一票难求的今天。

  田卫平说,严肃音乐的欣赏不比流行音乐,它确实需要音乐家一边讲解一边演奏,才能让听众从理解到热爱,这需要一个过程。哈尔滨大剧院想要迸发活力,培育观众是第一要务。世界各地大剧院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浓郁的艺术氛围。这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观众群体,哈尔滨大剧院应该多开展针对中小学、高校的专场演出,票价要优惠,同时建立自己的发烧友群体,开展各种主题的线上和线下活动。

  王文说,哈尔滨音乐氛围浓厚,人才济济,为全国输送了许多歌唱家和作曲家。我们应该组织建设多支专业、非专业的音乐队伍,将专业和业余相结合,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让老百姓有接触高雅艺术的条件,高品位的艺术才能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音乐修养。

  苗笛认为,从文化场所凝聚“人气”的角度看,哈尔滨大剧院在没有演出的时间里,应该尽量多搞公益性讲座、参观展览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合格观众”的培养,更是树立大剧院“艺术竭诚为民”的社会形象。这一点看似普通,实则重要。当观众面对亲切而温暖的艺术殿堂时,他们的选择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