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政策 >

中国调整人口布局才能治霾

日期:2016-02-28 类别:人口政策 浏览:

 中国一些北方城市近期持续受严重雾霾影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关于雾霾的成因和治理方法,科学界有很多讨论,但较少从人口布局着眼。作为一名长期研究城镇化的经济学者,笔者认为治霾首先在“治人”。

  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雾霾的产生与人口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人口与重化工业的过度集中相叠加,就会导致雾霾。具体到华北地区,由于空气流动不畅,大面积布局重化工业几乎必然导致雾霾 。

  首先要化解人口与重化工业同时过度集中的问题,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规划产业布局,用权力配置资源。我国此前的发展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太多“重点项目”被配置到河北、北京等地,直接导致这些地方的人口规模及产业布局完全失去均衡。要扭转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就要通过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等方式,使得资源要素布局更合理,避免因“重点”聚集导致雾霾。 

  其次是要鼓励人口自由迁徙,减少因人口过分集中而出现的雾霾源。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居民所享有的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要让全国都享受高水准的公共服务难度较大。

  在无法一步到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下,我们应逐步减少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户籍的“含金量”,提高二三线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推动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要把一些人从特大城市赶出去,而是要逐步淡化不同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别,避免太多人扎堆一线城市。如果人们能够更自由地迁徙,就可能避免因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个区域,而造成严重雾霾。

  按照国际经验,要彻底消除雾霾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限制。但更为重要的是,改进雾霾背后的经济和制度因素需要时间。雾霾治理的成功,与其说是环保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改变和制度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治理雾霾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不断改善我国城市战略布局的过程。

  因此,我们对雾霾治理既不能太乐观,也没必要太悲观。我们应当选择更宏大的视角,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推进等角度看雾霾、治雾霾。客观来看,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并且在快速地行动。

相关文章